首页

女王调绿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30 02:15:20 作者:国防部:中方将为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更多力量 浏览量:28578

  中新社常州5月15日电 (记者 阮煜琳)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15日在发布《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》时指出,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以防范气候风险、强化适应行动、提升适应能力为目标,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。

  夏应显当日在常州举行的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作上述表示。据夏应显介绍,该报告对2022年以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与成就进行系统总结,旨在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,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,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。

  报告称,在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,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,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。同时,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适应气候变化工作。强调发展中国家在适应领域赠款资金需求,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。敦促发达国家在2019年基础上,实现到2025年适应资金至少翻番目标。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,积极参与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下谈判进程,推动《巴黎协定》下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制定工作,积极发挥大国建设性引领作用。

  当前,气候变化已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不利影响,并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。2022年以来,在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》的指导下,中国在水资源、陆地生态系统、海洋、农业、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为提升气候韧性、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截至目前,24个省(区、市)的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已正式印发。夏应显表示,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以防范气候风险、强化适应行动、提升适应能力为目标,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,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统筹协调,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,提升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,加强适应支撑保障和能力建设,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,为提升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贡献中国方案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州:举报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违法违规可获奖励

据了解,此次出台政策举措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,瞄准产业技术创新主攻方向,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,围绕支持科技成果挖掘,支持建设和布局概念验证中心,支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孵化、中试等公共服务平台,支持前沿科技成果产出,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等方面,推出了23条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“干货”,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,打通转化通道,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、服务链、资金链对接,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
道中华丨我们是一家人

强监管来袭:国信证券18天收两份警示函,券商密集接罚单

活化教学方法,提升互动参与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的关键。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讲授为主,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,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。例如,通过情境模拟,让学生可以置身于具体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中,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理论知识。案例教学法则可以让学生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,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互动讨论法则更多鼓励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,增加了学习的动态性和参与感。此外,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如在线讨论平台、互动式教学软件等,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。

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阿拉伯文版推介会在开罗举行

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,共设置了6家外币兑换点,新引进8台可受理外卡取现的ATM机和3台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终端设备,实现了现金、支付宝、微信、Visa、MasterCard、数字人民币支付等主流支付方式全覆盖,为跨境人士提供顺畅的消费环境和体验。

生态资源赋能绿色产业 秦巴腹地着力培养“绿领”人才

有记者提问:12月3日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的日子。数据显示,两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,货物运输2910万吨,“黄金大通道”效应日益凸显。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